2007/12/31

我不會悲觀

為什麼在零八的到來之前會寫這麼低迷的題目呢?因為零七就要結束了!在我們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失去另外一些,我們都只想到憧憬未來,卻沒有人去懷念逝去。

這是最後一日了,我想留住它是不可能的,卻只能留下一絲痕跡以備以後來懷念。

在這一年裏我懂得了很多東西,亦讓我去感悟了很多東西;這一年裏我有幸看了那麼多世界大師的作品,亦讓我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這一年讓我得到了很多未曾有過的東西,亦讓我悟到了歲月的真諦。

我自卑,那是潛意識內的東西,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其實我亦真的需要這樣的情緒伴著我,讓我不會有絲毫的馬虎和驕傲,給我無限努力的動力。

還記得當初剛看完《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那刻,總是覺得生生存在世界上根本沒有意義。總是會覺得自己是一個邊緣到被世界拋棄的人,連自己都在疏離自己。有時會去水庫那邊一個人發呆,看到來往的戀人們沿途甜蜜,讓我仿似領會到了一些些什麼。可能那刻上帝在笑我發呆,其實我那是在思考,我很成功地隱藏到上帝都看不到我在做什麼,每人人都以為很瞭解我,其實根本沒有人,我亦不需要。

“你可知道有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看起來這是一句讓人發笑的話,但這是我內心的吐露和傾訴。我之所以在自己的短片裏這麼說就是因為要讓自己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我不是沒有機會戀愛,只是目前還未曾遇上,而且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去做”。我不是一個希望沿途張望的人,我覺得自己喜歡侯孝賢的電影亦有這麼一點原因,看東西的時候只要在一個角度看下去(當然是最美的角度),我很清楚地自己對人都是這樣。我想終究會遇到,只是時候未到……

我是一個不相信上帝的人,所以不會期望上帝賜給我什麼,只是自己爭取。昨天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三大宗教和我們自己國家的道教誰最人文它們總是“信者得救”、“神愛世人”云云,只有道教是提倡“修煉”、“自救”。我想基耶斯洛夫斯基遇上道教亦不得不被折服,儘管他是人文主義電影大師。

自卑不等於悲觀,我自卑,但對世事充滿希望,抱擁一切美好。

在此我要感謝我的小老師,雖然沒有見過她。謝謝她讓我學會去考慮很多東西,只是鄙人才疏學淺無法用文字表達。

再次感謝!

還有,謝謝阿梅!

1 条评论:

匿名 说...

Gostei muito desse post e seu blog é muito interessante, vou passar por aqui sempre =) Depois dá uma passada lá no meu site, que é sobre o CresceNet, espero que goste. O endereço dele é http://www.provedorcrescenet.com . Um abraç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