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7

一點點改變

Eric給我寫了封電郵推薦我看《我們的十年》,依然是賈樟柯,他喜歡賈樟柯已經到了一種程度。我之所以不太喜歡他,大概就是因為他的電影離我的生活太近了。

賈樟柯的電影總是圍繞著一個“變”,總是在描述這個社會變革下的當下人的生活狀況。看完了《我們的十年》之後有找了一點資料片來看,很多人說第六代的導演是在給外國人拍電影,在這一點上我的很不贊同。大概他們是認為這些導演們一直是在揭中國人的傷疤吧,而我以為這是一種很有挑戰的行為。新現實主義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即便是現在的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亦寥寥無幾了,而在中國仿似又在刮起一陣強勢的風。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政治,我們的廣電局的審查制度太苛刻,太荒唐,太讓人覺得可笑。爛片可以上院線,但好片卻沒有人看,仔細想想,這不僅僅是廣電局的荒唐,更是國人的悲哀,我們大概已經遺忘了自己的身份,就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而第六代的導演敢於揭露真實,但我們卻不敢承認真實,或者避開真實,這是一個民族何等的不行!

日本的電影總是能反應大和民族的性格,我們中國人的電影呢?是落後還是制度?先避開落後不談,一個真正強大的民族、國家,是每個人享有言論自由的,而我們的,被誰扼殺了?記得有一次和Eric就說起這個問題,他就反問我是不是我們的民族根本就沒有性格?我想這樣延續下去,真的沒有性格。我們生活在無奈裏,總是會把自己的脾氣磨掉,性格大概亦如此!

我們都記憶在哪里?我們的民族!

没有评论: